我国高校校园非机动车发展现状及对策——以青岛理工大学为例-yd12300云顶线路

 我国高校校园非机动车发展现状及对策——以青岛理工大学为例-yd12300云顶线路
学术研究
我国高校校园非机动车发展现状及对策——以青岛理工大学为例

    一、校园非机动车安全管理现状

随着平安校园建设工作的推进,安全出行受到广大高校师生的高度关注,高校交通安全管理已成为安全管理工作的关键。现实中,随着更多高校新校区建设导致的校园面积不断扩大,高校教学工作区与生活区距离越来越远,广大师生所持有的以电动自行车为代表的非机动车数量极速增加,进而导致行人、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路权博弈、非机动车乱停放、非机动车缺乏规范骑行、非机动车用电充电不规范等问题的出现,这给广大高校师生的日常工作、学习与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基于此,强化高校非机动车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成为高校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本研究以青岛理工大学嘉陵江路校区非机动车管理为例,深入探究高校校园非机动车安全隐患及其有效管理,以此为高校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一定借鉴。



青岛理工大学现辖市北、黄岛、临沂三个校区,占地面积约217.15万平方米。高校现有教职工2515人,全日制在校生34335人。嘉陵江路校区作为青岛理工大学主校区,面积为88.76万平方米,现有教职工1800人,在校生22618人,拥有2000多辆机动车和2200多辆非机动车(500辆共享单车和1700多辆私人电动车与自行车),学校为强化安全管理,共设置了43处公共停车处、10个充电桩和100个充电插头,为师生提供更便捷的停车、用车服务。

二、存在的问题

鉴于嘉陵江校区内空间资源有限,尤其是教学楼、宿舍楼和食堂周边等人员密集区域,经常存在乱停乱放、非安全骑行、无证骑行、乱充电等问题,广大师生同非机动车辆、非机动车辆与机动车辆之间共行共存的问题导致校园交通安全事故不断增加。此外,非机动车中的自行车数量较多,但受校园公交、电动车等替代工具的影响,自行车闲置问题突出,导致僵尸车数量较大,严重占用了校园公共用地空间,既不美观,也浪费资源。鉴于此,校园非机动车使用问题突出,如何优化校园非机动车管理、强化校园车辆协同管理,实现分批次、有节次的完成校园非机动车管理整改,成为当前校园安全管理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对策建议

(一)规范校园安全工作制度

学校党委先后出台了《青岛理工大学校园交通安全管理办法》《青岛理工大学交通安全事故应急预案》《青岛理工大学校园交通安全管理规定》等一系列校园安全管理的政策文件,在强化广大师生安全管理教育的同时,形成“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职能部门条块抓、责任人员分头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局面,切实将保障最广大师生安全出行问题作为校园安全建设的核心。《青岛理工大学校园交通安全管理规定》指出,我校严格要求非机动车进、出校门时须下车推行,服从安保执勤人员管理,严禁闯门,不符合交通安全法规的非机动车禁止入校。安全管理处作为负责校园安全主题单位,对校内2200多辆的非机动车进行有效管理。所有在校内骑行的非机动车都必须要挂牌、登记,并接受安全教育。通过废弃资源再利用,改造成公益自行车提供在校生使用。通过这种公益行为与校内社团联合起来发展成为诚信校园文化,培养学生诚信意识,环保意识,进而实现育人与思想进步共同发展的双赢局面。


安全管理处继续强化校园安全能力建设,坚持统筹协调、协同配合、分级负责、全员负责、全员参与、思想防范与制度建设贯穿始终,为校园安全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二)构建智慧综合管理平台

在打造平安校园建设过程中,学校始终重视强化信息技术手段,扎实通过信息化推进学校安全治理体系、治理能力、应急能力、技术防范能力现代化,全面提升学校综合治理能力和应急保障能力。学校高度重视校园安全稳定工作,坚持“校园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标本兼治、长效管控”的方针,大力推进平安校园、和谐校园建设。在校党委的大力支持下,安全管理处全面提升技防管理能力,完成四大智慧平台建设。以智慧安防、智慧消防、智慧交通、非机动车智慧化管理为依托的“四大智慧”平台,全面提升校园智能化管理水平、服务水平,可全天候无死角的管控校园内公共环境,实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的应急模式,全面提高全方位管控校园安全能力和应急管理能力。


理工大学校园非机动车智慧管理系统(初稿).静止022.jpg


学校开发了“非机动车智能管理系统”,为每一辆非机动车发放“专属二维码号牌”,学生通过扫描非机动车上的二维码完成车辆登记。车牌安装在电动车前端或后端醒目的位置,保持清晰、完整,不得污损、故意遮挡,不得转借、涂改、伪造。“专属二维码号牌”集成了车主信息、违章信息、违停通知等功能,学校通过后台管理督促学生按规定管理非机动车,彻底解决了乱停车、僵尸车等非机动车管理难点。



学校对校园内共享电动车利用“共享助力管理系统”,采取gps定位实现管控,赋能校园智能化管理。通过技术手段将校内行驶的共享单车强制限速至18/h以内,安装防载人系统,一旦触发车辆会发出警告并断电,已达到警示作用。为方便师生,还协调交警部门到学校给未按规定挂牌的电动车现场登记挂牌,与国家要求同步,逐步清理不符合新国标和无证无牌的电动车、摩托车在校内行驶。

对于长期占用校内公共资源的僵尸车采取集中存放管理,并预留车辆领取电话,师生随时持有效证件认领车辆并按要求悬挂车牌。

(三)优化校园安全管理水平

为保证师生员工人身安全,规范校园非机动车规范管理,维护校区交通安全秩序,营造安全、文明、宁静、和谐、有序的校园环境,进一步巩固平安校园建设成果,需要不断加强管理力度,提升服务水平。首先,加强师生交通安全意识,提倡绿色出行。通过讲座、宣传单、新媒体等手段加大对超速、逆行、违停、超载等违规行为的宣传力度,树立爱环境、爱校园、爱自己的思想理念,减少对非机动车的依赖,提倡绿色出行。其次,加强非机动车停车管理,创新工作思路。根据校园环境,师生需求在人员聚集的生活区和学习区增设非机动车停车位和充电桩,通过人防、技防规范校内交通秩序、加强管理,美化校园环境。第三,部门联动、形成合力,提升服务水平。与当地公安、交警等部门加强联系,及时消除校内及校园周边交通安全隐患,开展交通安全知识讲座,确保广大师生交通安全。第四,加强校内交通违法监督力度。倡导文明交通,加强校内车辆通行、停放秩序,进一步加大交通违法违规行为曝光力度,鼓励、发动师生相互监督,共同提升安全责任意识。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