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政治安全是高等学校安全防范的重要内容,针对青年学生思想活跃,敏感性不强等时机,制定严谨细致的高校政治安全风险防范措施实最有效的途径之一。特别是山东地处经济相对发达的沿海地区,高校政治安全所面临的形势也更加严峻,必须高度重视,科学防范。本文通过调研高校政治安全的成功经验,简要分析高校政治安全的短板,重点从对策入手,把握特点规律,完善制度机制,提高可操作性,努力加强政治安全风险管控,为降低高校校园政治安全事(案)件发生概率探索对策。
【关键词】高校政治安全 风险防控 对策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要求,“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总体要求,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政治安全必然成为高校办学坚守的一条红线。近年来,高校政治安全总体形势较好,从高校驻地派出所和国保部门统计的情况来看,政治安全类事故案件一直处在相对较低的水平,但也存在着少数学校思想麻痹不重视、防范检查不到位、措施制度不得力等原因造成的风险隐患,暴露出高校整体防控的问题短板。随着经济开放的不断深入,不少高校被繁华街区包围,驻地周边情况复杂,师生思想活跃,意识形态领域防范难度加大,高校政治安全风险防控办法必须与时俱进,加强针对性,切实提升实际防范效果。
一、高校政治安全风险防控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校政治安全面临多中思潮交织和交锋,意识形态斗争形势复杂,客观因素直接造成学校政治安全风险防控压力增大,从高校自身主观管理预防层面上看,在防范意识、协调机制、分析研判、交流渠道等方面存在薄弱环节,高校师生思想政治素养参差不齐,政治安全风险防控隐患仍然存在。
(一)政治安全风险防范意识不够强。随着城市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情况也不断加剧,外来文化特别是敌对势力的渗透影响日趋复杂。高校中有些干部和教师对政治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与面临的严峻形势仍不适应。对当前严峻形势估计不足、重视不够,解决问题的站位不高,积极性不强,主动接受工作任务、主动考虑谋划工作还不够经常,防控思路视野不开拓,警惕意识、使命意识有所淡化。
(二)政治安全工作机制协调性低。政治安全涉及范围广,需要多部门齐抓共管,但高校党委行政部门设置分工略有不同,部门间的配合协同契合度还不够高,目前少数高校有些部门的责任还不清晰,存在以临时干活代替制度规范的现象,缺少刚性高效的工作协调机制来保障日常风险防控管理工作,持之以恒齐抓共管的制度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制度机制实践性有差距,缺乏深入一线调查研究的精神,工作协同大多满足于应付上报。而对一些棘手难点问题依靠公安部门解决的多,主动协调解决实际问题的力度不够。此外,“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相关部门处室各负其责、二级单位认真组织实施”的政治安全防范工作格局还有待完善。
(三)分析研判机制不够健全。部分学校尚未建立完善的政治安全分析研判机制,对舆情进行分析研判过多依赖于问卷调研等传统方式,且调研次数较少、覆盖面不广。从目前情况来看,还缺乏运用大数据的必要技术手段,不能很好地将互联网、新媒体运用到舆情分析研判中,对高层次人才、青年教师、新疆维吾尔族学生等群体的思想问题分析研判还存在不及时、不深入、不全面的问题,有的直接导致无法对学校开展意识形态工作提供有效的决策参考。
(四)工作交流渠道不够畅通。政治安全信息敏感,缺少学校与公安部门设立保密专网或加密系统,信息报送目前只能刻盘,专人专程送达,影响经常性工作的开展效率同时,保密制度落实也会存在一定的隐患。
二、高校政治安全风险防控对策
历史经验教训反复告诫,高校的政治安全工作意义重大,高校政治安全风险防控是保证高校安全稳定的关键环节,结合高校自身管理实际,盯紧形势、科学研判、健全机制、查缺补漏,促进学校政治安全风险防控工作落到实处。
(一)强化思想引领,维护意识形态领域安全
高校应当强化思想引领、坚持立德树人,着力加强意识形态工作、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牢牢把握学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
1.强化组织领导,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高校党委要将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摆在突出位置,学校党委书记应作为意识形态风险防控的第一责任人,带头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制定出台《党委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与基层党组织签订意识形态工作责任书,以刚性约束推动工作落实。
2.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筑牢思想防线。高校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师生头脑,加强以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不断做大做强正面宣传,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面对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各种杂音噪音,学校要敢抓敢管,旗帜鲜明地予以批驳,切实担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
3.运用现在媒体平台,把握思想认识正能量。利用讲坛论坛、网站平台等形式,邀请大师名家、学校领导专家做客讲授;通过健全、规范校园网络公众平台的管理,占领网络舆论阵地,唱响主旋律,扩大新媒体阵地教育吸引力和影响力。坚持面向全体教师和青年学生深入开展普法教育、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教育和党的宗教政策法规教育,筑起抵御宗教渗透的思想防线。
(二)高度关注重点群体,多措并举降低风险
高校重点人群特点突出,世界观价值观不够成熟,思想活跃极易被假象蒙蔽,安全风险指数偏高,必须引起高校相关部门的重视。
1.建立信息员队伍,加强情报预警。统筹高校保卫、学生、统战、宣传、团委和国际部等部门,分别在学生中建立民族和宗教工作助理员、学生网络评论员、安全保卫助理员和学生会调研部信息员等信息员队伍,嘉庆舆情收集和情况掌握,建立灵敏、高效地预警机制,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处理。不断优化整合信息员队伍,实施网格化管理,大到校区、公寓楼,小到班级、宿舍都布点建网,责任到人,点面结合、科学布局,实现有效管控。
2.强化重点人员的教育引导,切实把握思想底数。对出境教工通过行前培训,在外提交研修报告、签订出国访学协议书等举措加强管理,对来校访问和从事教学工作的外籍人员,到校伊始就与其签署合同条款,明确告知他们遵守中国法律、法规,不干预中国的内部事务、尊重中国的宗教习惯和道德规范等。对归国留学人员进行信息普查,采集归国留学人员的数据信息,确定分类培养对象。关注信教学生的思想动态,科学制定帮教转化方案,指导信教学生所在学院领导、辅导员、班主任因人施策。对部分少数民族学生体现关心爱护,落实好有关民族政策,区分情况开展好“一对一”、“多对一”的跟踪帮教。
3.摸清核准涉外人员信息,及时沟通上报、落实管控要求。针对部门短期留学生和外教信息更新频繁,学校相关部门应保持密切联系,随时掌握涉外人员在校、离校情况,并及时将更新的涉外人员信息报备国安局、国保支队及反恐大队等部门,协助各级公安机关核实在校涉外人员信息。同时,依照公安部门对涉恐国家国籍人员管理的要求,将持涉恐国家护照的在校人员列为重点关注人员,并针对高校涉外人员具体情况制定具有实施性的日常管控方案,确保做到人员不失联、安全事故“零报告”。
(三)创新制度机制,掌握政治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主动权
平安和谐的校园环境是学校开展各项工作的首要条件。高校要严格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因对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工作流程制度,将政治安全突发事件作为建设“平安和谐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群防群控、依法处置、加强保障的原则,对突发事件及其舆情引导,坚持以“导”为主,做到“导”之有方、“导”之有力、“导”之有效,牢牢把握住政治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主动权。
1.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体系。高校可借助举办重要主场外交活动为契机,强化学校应急处理预案演练,不断完善政治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体系建设。可以成立由校办牵头,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一组织、指挥学校政治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发生政治安全突发事件时,可由领导小组负责向上级有关部门通报情况、按照上级指导意见处理突发事件,并根据工作职能分工,按照“学校部门一二级学院-直接领导-涉事人员”的流程,及时处置各类政治安全突发事件。
2.建立完善舆情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坚持新闻应急、舆论引导与实践处理同步推进,处置事件时实行“双处置”(事件处置、舆论处置),由学校宣传部门牵头建立新闻应急和舆论引导机构,明确新闻发言人和联络人,确保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引导有序、处置得体,杜绝发生舆论炒作,维护学校的社会声誉。
3.创新新时代舆情引导和处置办法。做好新时代舆情引导和处置工作事关学校整体安全和稳定,当前,对网络及各类媒体上突发涉及学校的政治安全事件,或出现涉及学校的热点、敏感、负面舆情时,各高校普遍思想重视,工作精准技师。一是搜集掌握信息,加大研判预警,增强工作前瞻性和时效性。二是发现突发重大舆情快速反应,启动应急预案,落实应急处置措施,快速及时上报相关情况。三是严守保密规定和新闻宣传纪律,区分信息内容及舆论影响,科学分类处置。此外,高校还应迅速组织各单位网络舆情监督及评论员开展网络舆情评论,正面引导舆论走向。
【参考文献】
李君,李述田,张敏:《高校安全保卫问题及其应对措施》,怀化学院学报,2008.4
王均平,唐国清:《社区治安防控体系理论选择及模式研判》,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