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对高校智慧安保可视化平台建设的思考-yd12300云顶线路

 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对高校智慧安保可视化平台建设的思考-yd12300云顶线路
学术研究
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对高校智慧安保可视化平台建设的思考

摘要:目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正处在关键时刻,本文介绍了如何建设高校智慧安保可视化平台,智能感知学校疫情防控和安保情况,实现疫情防控、安防、消防等系统互联互通、联防联控,有效织密疫情防控网络,提升高校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

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高校智慧安保;可视化;人工智能;互联互通

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发生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2020年1月7日检出了新型冠状病毒,并迅速的向全国各地和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蔓延[1]。1月20日,以钟南山院士为组长的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宣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肯定人传人”。在党中央的领导下,“防”字当头,一场防控新冠肺炎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正在进行。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在这场防控战中,没有人是旁观者,如何防止疫情向高校蔓延,变成了高校当前最重要的工作。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2]。”高校的安全和谐是高校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基础,也是实现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的基础。高校安保平台建设是高校校园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实现长远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截止到2018年的数据显示,我国高等院校已达到2663所,普通高等院校人数已达到2831.03万[3]。同时,高校校园的开放程度也越来越高,面对随之而来的日益严峻的高校疫情防控和治安复杂形势,鉴于新冠病毒“人传人”的特点,仅仅依靠使用独立运行,无法进行有效联动的硬件设备对校园进行监控、安保人员站岗、巡逻等常规防范手段为主力的传统高校治安保控体系显然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张影认为,在人类战争史的启示录中,科技的进步与应用是亘古不变的主题。当下的疫情如战争,没有硝烟但来势汹汹:它加速着新技术、新模式对现有工作方式、生活方式的冲击与革新,成为新模式的孵化器。经由此战,我们看到数字化、在线化的无形触角正全面渗透至社会运行的每一个角落,对于传染病引发的社会难题能起到很好的缓解和破解作用[4]。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当前ai人工智能、5g、物联网、云计算、云存储、大数据、人脸识别等新兴技术正在蓬勃发展,如何利用新技术、新方法建设高校智慧安保平台,有机整合各类安保资源,实现各部门、系统互联互通,促进治安保控工作进一步高效化、科学化,防止疫情向学校蔓延,深化平安校园建设,织密筑牢新时代高校安全防线成为各高校保卫部门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传统高校治安防控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一)“老龄化”的安保软硬件和传统的站岗、巡逻模式

  基于一些客观原因,趋于“老龄化”的摄像头、监控系统等安保软硬件设备,传统的安保人员站岗、巡逻依然是部分高校安保体系主力。面对校园开放性越来越大、校园占地面积越来越广、学生数量越来越多的高校,以临沂大学为例,校园占地4000余亩,校舍面积112万平方米,现有全职专任教师2300余名,在校生40000余人[5],正常工作日平均每天车辆进出校园10000余次,传统软硬件监控系统、安保人员站岗、巡逻等常规防范手段为主力的传统高校治安保控体系显得过于薄弱。

   (二)“传统化”的人体测温模式

  随着疫情的发展和可能的开学返校潮的临近,高校安全工作面临更大的重要考验,陈宝生部长作出重要部署:原则上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前大学生不返校、高校不开学;高校开学后,要严格措施,加大校园管理力度[6]。体温监测是疫情防控的必要程序和环节,传统体温测量耗时多、效率低;同时,新冠病毒具有经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的特点[7],在人流量密集场合大规模体温检测容易造成大面积人员滞留的同时,存在人员聚集造成交叉感染的隐患。

  (三)“孤岛化”的分期建设的各类安保资源和数据

  清华大学蒋东兴教授在《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智慧校园建设探讨 》中认为,部分高校信息系统间相互孤立、数据之间不能互联互通,导致多部门管理流程不协调、不通畅[8]。同时,很多高校分期建设的各类安保设备不能进行有效融合,不能起到互联互通、联防联控的作用,不仅浪费安保资源,更重要的是降低了校园的安保水平。

  (四)“复杂化”的校园周边环境

  复杂的校园周边环境也给开放式的高校校园安保工作增加了压力。以临沂大学为例,临沂大学北邻德馨苑、御景湾、华仁高尔夫庄园三个居民小区;西邻砚台岭社区和临沂国际博览中心;南邻双岭高架路、中国临沂商城、多个物流公司和临沂汽车站;东邻荣盛华府、角沂馨苑、二十里堡、书香门第、葛家王平多个社区,校园周边的多个社区、市集、农贸市场、物流公司、汽车站,人、车数量多,流动性大,给校园安防和疫情防控带来很大的压力。


1 临沂大学周边环境 [9]


  二、智慧高校安保可视化平台建设

  谢秉宸在《智慧校园背景下的高校治安保控体系建设研究——以 nj 高校为例》认为在智慧校园背景下,高校的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应该基于视频监控管理中心,建立健全校园应急指挥管理系统,基于 etc和车牌识别技术,建立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利用智能袖珍公共交通系统,搭建自行车资源共享系统,并建立群防群治网络,促进高校治安保控体系有序运行[10]。

    我们认为,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这场“遭遇战”和日常高校安保工作,要向科技要安全,向科技要效率。建设以3d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的、与各类安保资源互联互通的智慧治安保控可视化平台,进而实现全方位、全天候可视化、信息化防控,引入疫情防控科学技术,从被动防御实现对疫情的精准防控和其他各类事件的主动预警、预测和预防。通过构建智能感知、智能辅助、智能分析等能力实现整个校园的安保专网智能化应用,建立一套 “高清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智慧安保可视化平台。

(一)技术分析

  1.先进技术运用

  以地理信息技术为基础,利用云计算、云存储、物联网、人工智能整合优化各类安保资源,为智慧决策与部署提供科学高效的科技支撑。

  2.强化安保信息互联互通

  利用智能化运维技术理念,软件硬件集成技术,将安保、消防、疫情防控等多个子系统统一到智慧安保可视化平台,实现各子系统间的信息、数据互联互通;利用4g/5g、互联网技术连接公安机关智慧安保平台,实现警校信息、数据互联互通;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提高对诸多实体系统整体上的优化与掌控,并实现信息虚拟空间与物理空间的同步运行;计算分析收集存储的大量信息数据,可实现深入挖掘系统之间的各种联系,从而发现其运行规律,实现从被动防守到主动预警。

  3.科学论证,整体规划,可持续发展建设

  由于缺乏整体规划,高校各部门、学院的安保相关设备设施存在独立运行,不能协作联动、分布不合理和重复建设情况,前后建设的系统各系统整合度较差,由于厂家、品牌不同,联网接口、协议互不兼容,各自数据格式和标准不统一,导致资源的整合非常困难,既造成人、财、物的浪费,还给高校的治安保控工作带来不便。

  智慧安保可视化平台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防控工作的基础性与复杂性及不可预测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也决定了体系建设周期长、不能“一劳永逸”的特点。因此建设高校智慧治安保控可视化平台需要科学论证,整体规划,既要立足当下,有机融合目前的安保设备和系统,又要放眼未来,兼顾兼容性、模块化、可持续发展建设。

  (二)技术构架设计


2 智慧安保可视化平台拓扑图

  (三)功能设计

  1.智能红外热成像快速体温筛查

  智能红外热成像体温筛查系统对经过通道场景(校门、图书馆、宿舍等)的人员表面热辐射进行快速识别检测,基于人体测温大数据,通过测温算法映射为人体内部温度,从而进行无接触、远距离、多目标快速体温筛查,发现体温异常目标,系统同步智能报警,报警信息通过高速率、低时延的5g网络实时回传智慧安保可视化平台。

  2.人员出入管理

  建立人员信息库后,通过人脸识别系统对进出校门的人员进行人脸识别,对出入校门情况进行有效把控,根据实际情况,建立黑、白名单库,有效预警出入学校人员。人脸识别分析服务器对前端智能摄像机抓拍并上传的最佳人脸图片进行人脸特征分析,提取相对应的人脸信息,对照服务器储存的人脸信息库内的信息进行比对筛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相关联动报警。

  3.车辆管理

  通过智慧交通识别系统管理和控制进出校园的车辆,识别车辆信息并根据需求建立信息库和黑白名单库,发现车辆乱停乱放、超速等违反校内规则和交通法规时系统即时报警,必要时对校内车辆行驶路线和停车位进行引导,结合智能一体化道闸系统,智能识别校内、校外车辆,同时可进行无人收费管理,有车辆出现违规违法情况后,智慧安保可视化平台,可对违法、违规车辆进行布控和追踪,违法车辆出入校园时,系统自动识别并禁止放行,从而实现安保、公安、交警等相关部门对违法车辆和人员进行稽查。使用车辆出入口智能管理系统,准确统计、分析出入校园的车辆流量和高峰时段,提高校园车辆管理的效率与质量[11]。

  4.人、车轨迹模拟

  结合视频监控系统、智慧交通管理系统、人脸识别系统可以模拟校内车辆和人员的行为及活动轨迹,统一反映在智慧安保可视化平台。

  5.ar可视化应急指挥

  利用ar实景,地图标签标注技术,将人眼无法感知的资源以标签的方式叠加到高点实况画面中,包含监控点位、道路、建筑、卡口车辆报警、人员布控等信息相比实况能获得更多信息反馈与临场感,让应急指挥更高效、更精确。

  6.消防联动

  消防可视化系统和火灾报警联动系统,可实时直播火灾报警现场,减少确认警情的时间,争取处理火灾的最佳时机,提升消防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7.智慧行为侦测

  平台可以将监控摄像机的智能分析警报在平台地图中进行显示,支持对智能分析摄像机发出的绊线入侵报警、区域入侵报警、物品滞留、遗失分析、方向分析、智能跟踪等智能分析报警信息进行快速反应,发生报警的摄像机监控点会以红色叹号显示在校园地图中,并自动弹出报警摄像机的实时视频。

  8.视频结构化

  根据指定的属性特征或图片进行车辆、人员目标检索,对于检索到的目标可以查看该目标对应的场景大图,可以联动查看该目标出现时的录像。通过场景大图和录像文件,可以直接查看目标周围的环境,为案件侦破提供更多的线索。

  9.协作共享,互联互通

  利用模块化、轻加密技术,实现安保子系统有机融合,结合互联网、标准协议传输技术,实现与公安机关安保平台和各学院、部门安保子系统共享安保数据和信息。

  10.昼夜成像,全天候监控

  具有较高视频分辨率和优良夜视性能的红外模式摄像机,可在阴天、夜晚等能见度较差的场景下对监视范围进行有效监视识别,结合可见光成像的摄像机、全景摄像机实现对校园全方位、全天候监控。

  11.智慧运维管理系统

  采用先进的imos技术架构,基于海量视频样本和神经网络自训练库视频诊断算法,提供高效准确的日常运维。

  12.可视化一键报警

  利用传统报警模式和ip图像结合的可视化一键报警系统,能实现远程可视化接警处警,紧急情况发生时可快速组织疏散、自救,缩短了紧急情况下,事发现场与高校保卫部门、公安机关的“距离”。

  (四)平台硬件建设

  1.安保可视化平台中心

  双中心设计,即应急指挥作战指挥中心与数据呈现中心。依靠智慧安保硬件系统来支撑软件功能,实现智慧安保可视化平台建设。除智慧安保可视化平台指挥中心外,在各部门、学院等设置安保分控中心,单体建筑,主要值班点位设置安保监控终端,实现报警事件的及时预警和快速响应处置。

  2.大数据中心

  使用sata硬盘存储系统、云存储系统、云计算系统实现对海量数据30天存储、智能分析和秒级检索。通过大数据中心智能分析各点位信息。连点成线,织线成网,构筑起无缝覆盖,立体防控的崭新格局。

  3.前端设备点位设计

  通过布防三道视频监控防线形成学校视频监控“天网”。第一道防线:在学校周边、主要出入口,布防智能行为摄像机、红外模式摄像机和自动跟踪球机,智能分析摄像机检测到有非法闯入时,摄像机联动录像、球机跟踪。第二道防线:学校内重点区域,例如:重点路口、单体楼宇周界、河边、操场、花园等,布防定点和球型摄像机、可视化一键报警柱等设备实现该区域内的监控。第三道防线:室内安保,根据不同场景,布防人脸识别速通门系统、智能行为摄像机。在三道防线的通道场景(学校校门、楼宇建筑出入口)布控智能红外热成像体温筛查仪。

  4.传输设计

  利用光缆传输、屏蔽网线传输技术、轻加密技术,安全准入系统,注重传输信息数据的质量和安全的同时兼顾经济、合理。



3 传输网络拓扑示意图

  (五)建立健全校园安保管理工作制度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制度建设”多次被习近平总书记提及。科学管理和使用各种物防和技防设备设施,各种“黑科技”才能发挥其作用[12]。立足当下,放眼长远,科学的高校安保管理工作制度建设和贯彻落实是智慧安保可视化平台物尽其用,进而提升校园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

  1.党政同责,齐抓共管,建立综合安防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规范统一的网格化综合安防管理制度体系,层层落实安全责任,逐级签订安全责任书,严格执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

  2.联防联控,互联互通,建立群防群治、警校联动制度

  安全这堂课,每个师生都不能缺席,形成学校教师、学生的多形式安全宣传教育常态化、日常化;深化“警校联动”机制,形成学校各部门、学院、公安机关安全隐患齐抓共管,群防群治;安全管理群策群力、互联互通。

  3.与时俱进,常态培训,建立安保人员技术培训制度

  技术的使用离不开人,目前5g、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和安防软硬件飞速发展,高校安保人员与时俱进加强安防技术知识学习是利用好智慧安全防控技术的关键。

4.科学检测,未雨绸缪,建立行之有效的安保预警机制。

  建立健全校园“防范监测机制”和校园“治理预警机制”等各种应急事件处置预案并根据多种形式的演练和实践经验,及时修正。及时了解和发现安全隐患和不良苗头,适时处置各类安全事故、案情,防止矛盾进一步扩大激化,牢牢掌控高校安保工作解决的主动权和掌控权。通过高科技手段对校园内安全信息进行收集、分类、分析和处理,不断总结经验,积累工作成果,把高校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13]。

、结束语

   每个人都是考生的疫情阻击战“大考”,也考验着高校安全工作,让高校安保工作者充分认识到了利用科技“加持”学校安保工作的重要性。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建设高校智慧安保可视化平台,多种多样的“黑科技”共同织密防控网络、构筑立体高效严密防控体系,有力迎击高校安全防控的痛点,对于深化平安校园建设、构筑新时代高校安全防线、提升高校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zhu n,zhang d, wang w,etc.a novel coronavirus form patients with pneumonia in china[j].n engl j med,2019. 2020[epub ahead of print].

[2]人民网,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17-10-28]

[2018-12-10].http://cpc.people.com.cn/n1/2017 /1028/c64094-29613660.html.

[3]国家统计局网站[eb/ol].[2020-02-15]http://data.stats.gov.cn/easyquery.htm?cn=c01.

[4]光明日报.防疫抗疫,数字化还能做什么[eb/ol].http://guancha.gmw.cn/2020-02/19/content_33570749.htm,2020-2-19.

[5]临沂大学网站[eb/ol].[2020-02-25]http://www.lyu.edu.cn/8117/list.htm.

[6]教育部.教育部党组学习贯彻中央关于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精神[eb/ol].http://www.moe.gov.cn/jyb.html,2020-2-24.

[7]中国健康教育中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健康教育手册[m].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2020:4-6.

[8]蒋东兴. 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智慧校园建设探讨[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119-126.

[9]百度地图.[2020-02-15]https://map.baidu.com/poi/临沂大学.

[10]谢秉宸.智慧校园背景下的高校治安保控体系建设研究——以 nj 高校为例[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4:28-29.

[11]李春雷.基于“互联网 ”思维的高校交通管理探索[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21(24):175-178.

[12]谢秉宸.“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平安校园建设研究[j].城市社会,2016,38:97-98.

[13]王小军.关于高校综治安全保卫工作的几点思考[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报,2018,31(24):64-66.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