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电信网络诈骗的现状及对策研究-yd12300云顶线路

 高校电信网络诈骗的现状及对策研究-yd12300云顶线路
学术研究
高校电信网络诈骗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如何有效遏制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在高校的多发势头,切实提高学生对电信网络诈骗的识别能力和防范意识,是目前摆在高校保卫工作者面前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高校电信网络诈骗特征进行分析,以山东中医药大学为例,以点带面,对目前高校学生电信网络诈骗状况进行统计分析,并从加强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教育,加强安全管理制度,占领技术高地、提升“技防”水平,加大打击力度、强化社会监管,加强学生自我防范意识等五个方面提出研究对策。

关键词:高校;电信网络诈骗;现状;对策

近年来,高校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总体国家安全观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建设平安校园,为高校校园创造了和谐稳定的良好环境。但是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也清醒地认识到高校安全保卫工作存在的问题依然较多,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尤其是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呈上升趋势,随着电信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电信网络已成为当前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和沟通交流的平台。电信网络给大学生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使得大学生电信网络诈骗受害案件高发。如何有效遏制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在高校的多发势头,切实提高学生对电信网络诈骗的识别能力和防范意识,是目前摆在高校保卫工作者面前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高校电信网络诈骗的特征

  电信网络诈骗即指犯罪分子借助计算机网络、电子设备等技术手段,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以借机骗取钱财的行为。高校电信网络诈骗即以高校在校学生为主要诈骗对象的诈骗活动。由于高校学生与社会人士相比,思想更加单纯、防范意识更加薄弱,使得高校电信网络诈骗呈现出独有特性。[1]《2019年网络诈骗趋势研究报告》显示,18-23岁的大学生正成为网络诈骗的新目标。

  (一)诈骗手段多样化

  电信网络诈骗的犯罪分子往往利用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差的心理,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实施诈骗。既有网络社交、信贷诈骗等传统“套路”,也不乏利用电商、网游等平台实施诈骗的新手段新表现。

  1.刷单。骗子拉学生“做任务”,让学生在正规网购平台下单,然后扫骗子的二维码付款。前几单可能会返给学生本金和少量佣金,等尝到甜头后把更多的钱都投去,骗子很快卷款走人。

  2.理赔退款。骗子冒充网购平台、快递平台客服,谎称学生的订单出问题、货物丢失,要求学生按照他的提示操作进行理赔退款。无论是让学生点击链、扫码还是输入卡号、密码、验证码,最终都把学生账户的钱偷偷转走。

  3.冒充熟人。骗子盗走学生朋友的qq号和学生聊天,谎称有急事向学生借钱,利用学生的义气和同情心,骗学生扫码转账给他。

  4.二手交易。骗子通过各种渠道发布低价出售二手物品的信息,引诱学生加他好友私聊,之后让学生先付定金、手续费,甚至先全额付款,得手后迅速拉黑学生。

  5.贷款。骗子声称可以为学生办理无抵押校园贷款,要求学生先打款到指定账户来证明学生的还款能力,到账后迅速拉黑学生。

  6.转账返利。骗子虚构一个返利活动,承诺学生只要先转账给他,他就连本金带利一起返给学生,并且先兑现一次小额返利以获取的信任。等学生参与更大额的活动时,投入的钱必定有去无回。

  7.出行退票改签。骗子冒充票务客服,谎称学生的航班、车次延误或取消,要求学生按照他的提示操作进行退票或者改签。无论是让学生点击链接、扫码还是输入卡号、密码、验证码,最终都把学生账户的钱偷偷转走。

  8.买卖游戏点卡装备。骗子打广告出售超低价的游戏点卡、装备,引诱学生加好友私聊,并且发给学生一个虚假的“正规交易平台”骗取学生的信任。之后让学生先付定金、手续费,甚至先全额付款,得手后迅速拉黑学生。

  9.兼职招聘。骗子打着高薪招聘兼职的幌子引诱学生应聘,要求学生先缴纳中介费、培训费、保证金等各种名目的费用,得手后玩失踪。

  10.抽奖。骗子虚构一个抽奖活动,要求先交手续费,百分之百中奖,多交多中。先让学生小额中奖尝到甜头,等学生缴纳更多手续费参与大额抽奖,却发现骗子已经跑路。

  (二)诈骗技术先进化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不可避免的带来一些技术上的漏洞,诈骗分子正是利用这些漏洞,实施高科技诈骗。

  新技术是一把双刃剑。近年来花样不断翻新的网络诈骗手段,有不少是钻了技术的空子。移动支付创造了高效便捷的付款方式,也成为网络金融风险的“重灾区”;短视频占领移动传播新风口,也为网络诈骗提供了新平台;大数据描摹用户画像,也导致基于公民个人信息的精准诈骗问题日益突出。现实中,恶意应用攻击手机系统、聊天机器人批量操作、互动h5链接骗取用户数据……瞄准移动互联网新业态新技术,新型网络诈骗“技术含量”显著增加,甚至呈现出精准化、智能化、场景化趋势,诈骗方式更趋隐蔽,令治理难度不断攀升。例如“gsm劫持 短信嗅探技术”是一种新型伪基站诈骗手段,使用的方法,是利用gsm 2g网络的设计缺陷,实现不接触目标手机,而获得目标手机所接收到的验证短信。进而利用各大银行、网站、移动支付app存在的技术漏洞和缺陷,实现信息窃取、资金盗刷和网络诈骗等犯罪。

  (三)学生防范意识淡薄化

  一方面“保姆式”的家庭教育导致中国大学生与社会接触少,恰似温室中的花朵,一直处于保护之中,缺乏社会这个千姿百态“大熔炉”的淬炼,导致社会阅历少,防范意识差。另一方面,大学生易感情用事,辨别是非能力差,始终以真善美的心态去看待错综复杂的社会,心理不设“防火墙”,容易泄露自己的重要信息,给诈骗分子以可乘之机。

  二、高校电信网络诈骗现状分析

  笔者以山东中医药大学为例,随机抽取200名不同年级和专业学生对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学校2019年1-9月份学生发案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点带面,对目前高校学生电信网络诈骗状况进行分析。

  (一)电信网络诈骗防范意识不容乐观

问卷调研结果显示,学生电信网络诈骗防范意识不容乐观。对电信网络诈骗了解较多,熟悉诈骗手段,防范意识较强,警惕性较高的46人,占比23%;对电信网络诈骗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熟悉部分诈骗手段,安全防范意识有,但认识程度不够,防范意识不强的95人,占比47.5%;对电信网络诈骗不了解,不熟悉诈骗手段,安全防范意识淡薄,思想麻痹大意的59人,占比29.5%。

  (二)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呈高发态势

  根据济南市长清区大学路派出所提供的案件数据统计,学校2019年1-9月份发案总数89起,万人发案数为52.35,其中诈骗案件高达65起,占全部发案数的73.03%。盗窃案18起,占全部发案数的20.22%。

  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涉及的案件主要有两类:诈骗和盗窃。这两类案件加起来占全部发案的93.25%。所以这两类案件就是我们下一步防范的重点。另外,学校还偶发学生打架斗殴的案件,这也是需要我们强化教育的地方。

  (三)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分析

  1.诈骗类型。在65起诈骗案件中,刷单、返利、网购(主要是二手交易)、冒充qq好友、冒充客服、买卖游戏账号是排名前六位的诈骗类型。其中刷单被骗数最大,约占全部诈骗案件的29.23%,返利其次,约占全部诈骗案件的16.92%。究其原因,客观上大学生学业压力不大,课程安排不紧,课余时间相对较多;主观上一是部分学生家庭经济条件不好,做兼职以减轻家庭负担。二是部分学生为了锻炼自己、证明自己,并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三是部分学生贪图享乐,虚荣心、攀比心导致生活费不够花,需要兼职来赚钱。四是部分学生贪图小利,喜欢占便宜,妄图不劳而获。诈骗分子正是掌握利用了学生这些心理,实施“精准诈骗”。

  2.受骗群体。从受骗群体来分析,大一学生占比35%,大二学生占比36%,冒充qq好友被骗的案件主要集中在大一新生身上。一方面大一大二学生刚上大学不久,即刚摆脱了高考前的压力,又不像大四高年级学生面临就业的挑战,再加上课余时间较多,课程压力不大,许多学生有时间和精力去做兼职工作赚钱;另一方面相比高年级学生,大一、大二学生思想更不成熟、阅历较浅,安全防范意识较差。

  三、主要对策

  (一)加强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教育

  1.加强新生入学教育。通过聘请专家、驻地学校民警到信息进行安全知识讲座(案例分析)、组织学生观看宣传片等形式对新生进行电信网络诈骗安全教育,另外不定期地举行防诈骗安全教育主题班会,围绕被骗原因、诈骗手段、防范措施等方面设计主题,不断增强学生安全意识和防诈骗技巧。

  2.开展丰富多彩的反炸活动。利用校园文化活动、反诈宣传月活动等,开展形式多样的电信网络诈骗活动。如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知识竞赛、经验交流会、漫画比赛等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比赛的过程中,对电信网络诈骗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

  3.在学校网站云顶yd2223线路检测主页、微信公众号、oa系统、保卫处网站上开设安全知识宣传教育版块专栏,并配有专人负责更新、推送,让师生员工掌握最新安全防范信息和知识。

  4.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通过条幅、校园广播、宣传橱窗、led显示屏、展板等线上、线下宣传方式,进行铺天盖地的反诈骗宣传,形成浓厚的反炸氛围,以此达到让学生时刻保持警惕的思想状态。

  5.建立安全教育微信群。分级建立警校、学工、班级和学生等网格化微信群,结合oa系统、学校微信公号对发生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和近期安全教育内容,及时传达到班级的每一名学生;及时收集、整理新的诈骗方式,通过微信群推送到班级,让群内的成员及时了解诈骗的内容和防范措施,并引以为戒。

  6.加强课堂教育。将安全教育作为大学生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必修课,考核不合格者取消当年评优评奖资格,补考不合格者不予毕业。

  (二)加强安全管理制度

  1.加强责任制建设。学校安全工作是全体师生员工应尽的责任,安全工作人人有责。要建立分工明确的安全责任制,逐级落实职责,从校级领导、院系等中层单位下至教研室、班级等基层单位、要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构建网格化群防群治体系。

  2.强化各部门协同配合。做好校内相关部门的协同配合,整合学生工作处、保卫处、招生就业处、宣传部、团委、心理咨询中心等各部门工作优势,分工明确,密切合作,协同推进。如学校可以建立一个兼职平台,由学生工作处和招生就业处来进行监管,这样既能满足学生的渴望实践的需求,同时也能避免学生遭受不法侵害。学生工作处把“刷单”等行为列入学生手册,告知学生“刷单”本身就是违法行为,学生进行违法行为被骗,学生除了自己承担经济损失外,还要受到学校按相关规章制度给予的处分。

  3.加强警校联动。为加强校园安全防范,高校应加强与公安局联动。一是与公安局派出所建立警务工作室,二是派出所驻校民警定期驻校开展工作,三是和派出所联合开展相关活动。

  4.引导学生参与,实行自我管理。针对高校学生数量多,安全管理人员不足的情况,应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合理引导,广泛动员,逐步形成了人人参与、从点到面的创新型校园安全管理模式。

  (三)占领技术高地,提升“技防”水平

  占领技术高地、让前沿科技为我所用,才能为治理网络诈骗提供强大武器。

  1.政府或企业的技术云顶yd2223线路检测的解决方案不应限于见招拆招,更须加强网络技术风险预判,不断提升对策的科技含量、智慧含量、创新含量,从而让治理跑到技术犯罪的前面。例如,深圳警方利用“ai 新侦查”模式排查线索,极大提升了破案效率,成功破获特大网络交友诈骗案;腾讯采用人工智能“麒麟”系统,精准打击伪基站;三大电信运营商借助技术手段,有效监控拦截诈骗短信和电话;第三方支付平台运用刷脸支付、指纹认证,不断提升支付安全性能,等等。

  2.高校应依托校园网络系统,开发建设具有反炸骗特色的校园网络监控系统。一是加强校园网络安全建设,通过防火墙将一些诈骗网站堵截在外。二是对前期电信网络诈骗进行网络分析破解,一旦出现学生触警信息及时警报,并第一时间通知学生。

  (四)加大打击力度,强化社会监管

  建立健全法律体系,依法加大对网络电信诈骗犯罪的打击力度。加快破案速度、加强账户实名制和转账管理,出“重拳”严厉整治新型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行为,畅通防电信网络诈骗的“出口关”。2016年9月,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工信部、央行、银监会六部门近日联合发布《关于防范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通告》,涉及投案自首、实名登记、银行转账、信息泄露等问题。2017年7月,公安部发布安全提示,提醒广大学生和家长警惕兼职刷单、高考招生、助学金、校园贷和网购退款五类电信网络诈骗,切实维护自身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

  (五)加强学生自我防范意识

  1.加强学习。一是引导学生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树立法律意识,善于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具备法律意识,将法律意识贯穿于事前、事中、事后,事前要履行完备的书面法律手续,不作口头协议,书面手续要力求明细化,这样可以极大程度上预防电信诈骗。二是要尽可能了解更多金融知识,善于利用金融知识来判断解决问题,识破诈骗行为。三是电信网络诈骗案例学习与讨论,通过鲜活的案例学习和讨论,更加深刻地了解、认识电信与网络诈骗,警醒自己,实现自我防范能力的不断提升。

  2.树好三观。当代大学生是国家建设、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但是,一些大学生拜金思想显现,价值观扭曲;理想追求淡薄,人生观沉沦;爱国主义缺失,世界观出现偏差,必须培养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激发大学生主观能动性,养成良好价值观;营造良好家庭与社会环境,促进大学生形成积极人生观;强化高校教书育人功能性,涵养大学生正确世界观。

  3.形成良好的消费习惯。一是大学生要提高自身的精神境界。对一个充满青春活力的大学生而言,除了物质上的消费享受之外,在精神上的追求是更具有实质性内容的东西。二是大学生的消费,应当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家庭的承受能力协调一致。三是大力倡导健康的消费观念。反对无度消费、高消费、超前消费,强调勤俭节约这一传统消费美德。正确处理经济能力与个人发展的关系、消费与节俭的关系、个人、社会、家庭的关系等,使他们作为消费者,在消费行为中能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学会科学消费、理性消费,提高自身消费的合理性。

 

参考文献:

[1]安博.电信诈骗在高校频发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12).

[2]郭萌萌,等.大学生防电信网络诈骗现状调查研究-以河北省部分高校为例[j].教育观察,2019(39).

[3]吕昌民,等.高校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类型及防控-以山东省安保协会泰安片区17所高校为例[j],2019(5).

[4]彭嘉勋,等.以平安高校建设为契机加强电信网络诈骗的风险防控[j].法制博览,2019(1).

[5]詹银翠,等.芜湖市大学生防电信网络诈骗现状调查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2019(2)

[6]顾正鑫,等.基于大数据下的大学生网络诈骗探究[j].法制博览,2018(7).

[7]韦逸群.信息不对称下高校大学生防诈骗研究与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4).

[8]封珊.高校诈骗案件归类分析及防范对策研究[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4).

[9]李巍,等.新常态下高校“电信网络诈骗”风险防范机制探析[j].吉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7).

[10]李瑾.高校电信、网络诈骗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以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2017(1).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