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新安全格局保障教育新发展格局-yd12300云顶线路

 教育新安全格局保障教育新发展格局-yd12300云顶线路
学术研究
教育新安全格局保障教育新发展格局--以山东大学为例

摘要:当今世界,安全形势波谲云诡,高校教育和安全的传统格局面临着新的挑战,本文论述了山东大学在安全工作中的从碎片化向系统化、体系化,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我会安全”,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防、预警前置,从传统安全手段向高科技赋能、新技术应用等四大转变,探索高校构建教育新安全格局保障教育新发展格局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教育新安全格局  教育新发展格局  高校安全

 

一、引言

“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重要理论课题。一是强调安全是发展的条件和保障;二是强调新安全格局的构建,传统安全观念已经无法满足当前所面临的安全形势需求,需要重视安全结构的优化与安全体系的升级,建立起全新的安全格局[1-3]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我们进入了一个数字化、信息化的新时代,互联网无处不在,新技术层出不穷,同时还有多元化思想的冲击。近年来,校园内偷盗、斗殴等传统违法犯罪案件数量逐步降低,但是利用互联网等新技术进行的非传统案件却呈上升趋势。新型案件涵盖意识形态渗透、网络诈骗、数据窃取等多个领域,高校教育和安全的传统格局面临着新的挑战,构建教育新安全格局势在必行[4-6]

山东大学作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不断探索安全工作新模式,持续吸收其他高校优秀经验,全力做好安全工作四大转变,在构建教育新安全格局中贡献山大力量。

、从碎片化向系统化、体系化转变

(一)不断健全组织管理架构

2018年成立由党委书记、校长共同担任主任的安全工作委员会,负责统筹一校三地八校区各类安全工作的领导谋划和监督实施,并不断完善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构建“1 8 8”安全架构,成立覆盖政治、公共、学生、教工、实验室、网络、安全生产和公共卫生、科技和保密8大安全领域的专项工作组,分管校领导任组长同时设置8个校园安全工作专班。专项安全工作组纵向监管各领域安全工作的组织实施,校园安全工作专班横向督导各校园基层单位安全工作的开展落实,织密一校三地“统一指挥、分级负责、条块结合”的“八纵八横”立体防护网。

(二)持续完善安全工作制度

每学期第一次党委常委会重点研究部署学校安全工作,先后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学校安全稳定工作的意见》《一校三地安全稳定工作体系建设方案》,细化安全工作分工、明确工作运行机制。制定《安全工作考核评价办法》,将安全工作年度考评纳入基层党组织考核工作同步推进制发《山东大学安全工作手册》,精准指导基层党委进一步夯实主体责任、抓实过程管理、提升工作实效严格落实“一票否决”制度强化安全工作过程性与系统性考核。定期开展安全专项巡视,发挥巡视利剑作用以巡促改、以巡强治,取得成效显著,获得教育部认可推广。制定《山东大学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全方位提升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水平。制定《山东大学电动自行车管理办法(试行)》,治理校内电动自行车安全管理难题。

(三)着力提高网格化管理服务水平

坚持把 “人”的管理网格和“物”的管理网格融合成一张网,根据各网格单元管理责任,优化工作流程,进一步明确问题发现、上报、分派、解决、反馈、备案、评价等各环节工作要求,不断提升问题处置速度和处理能力。构建“分级管理、层层履职、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无缝衔接、全面覆盖”的校园网格化管理服务体制机制。  

(四)稳步推进五大体系建设

形成严密的组织体系、预防体系、应急处置体系、支撑保障体系、奖惩问责体系。五大体系工作原则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预防为主,坚持压实责任,坚持协同联动,坚持专业防治。

、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我会安全”转变

持续创新安全教育方式,提高师生安全意识。抓好师生思想安全、行为安全,引导他们深刻认识安全稳定的重要性,这是构建教育新安全格局的基础所在[7]。山东大学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将总体国家安全观贯穿到育人全过程,筑牢校园安全思想防线。

(一)确保全员参与

学校每年统一组织近9万名师生签订安全责任书,引导全体师生医务员工树牢安全工作“全员参与、人人有责”理念,构建“全员共建共治共享”的安全格局。

)强化新生教育

开学第一课就是安全教育课,党委保卫部联合本科生院、研究生院、学工部、研工部、二级学院在新生入学前开展专题前置安全教育微课程,内容包括国家安全、网络安全、人身安全、心理安全、财产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实验室安全、防范诈骗等20类共100门微课,并对微课参与及通过率进行评价和通报。

)将国家安全教育纳入思政工作

学校根据《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体系的意见》,把国家安全教育纳入思政工作体系,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教育实践加以落实。

(四)推动安全教育进学分

  安全教育已经纳入基本素养通识教育课程,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效果,党委保卫部联合本科生院共同推进安全教育必修课落地,研究拟定40学时、2学分,于2024年秋季学期正式施行。

)用好新媒体平台

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做好师生安全教育撰文推送,涵盖安全常识、舆论宣传、防范电诈、假期注意事项等主题内容。

)编制专业读本

编撰印制学生安全知识读本,以针对性和实用性强为原则,在读本中新增了科技安全、社交网络安全、防范宗教渗透等部分内容,全书涉及33个安全内容。

)重视线下宣传

全方位全过程广泛开展线下宣传,包括定期开展国家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就业安全、假期安全、心理健康等专项宣传活动。8个专项工作组共振发力,资源共享,积极发动师生,推动形成“人人要安全、人人讲安全、人人会安全”的良好氛围。

)组建安全类学生社团

组建了学生安管会这一公益社团,广泛开展安全工作。该社团职责为校园安全服务管理,党委保卫部为指导单位,社团成员来自全校各学院,开展诸多包括国家安全宣传、防火防盗防骗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

、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防、预警前置转变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山东大学积极推动安全治理向预防型转变,坚持举一反三、未雨绸缪,把安全工作着眼点放在前置预防、前端控制、前期处置上,不断提高预测预防预警能力。

(一)加强安全检查

牢固树立“隐患就是事故”理念,校领导任校园指挥长,“包片分工”各校园安全工作,各级领导干部“四不两直”深入一线检查督导,专项安全组、校园工作专班落实每月抽查、定期检查制度。加大安全检查力度,发现并处置风险隐患,实行清单式管理、对账式复查,形成贯穿日、周、月、季度、学期、全年的全过程全领域安全风险隐患分析研判调度工作机制,决不“等靠拖”,坚决防止“小拖大、大拖垮”,从而有效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同时将安全检查列入巡视工作重要任务之一。

(二)强化模拟演练

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检验应对能力,完善应急预案。通过模拟演练,进行“压力测试”,以“暴露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原则,做到场景逼真、过程真实,不搞花架子,真正实现以练促防、以练促学、以练促改。

(三)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

将基层工作和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有机融合,打造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无感”管理、“有感”服务,带着问题深入师生一线,学工部门“接诉即办”,保卫、校长信箱信访、服务大厅联动,实现了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总结提炼案件发生规律,针对“关键少数”,建立一人一档、一人一策,各单位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全力做好教育疏导和帮扶转化工作,成功化解多起学生风险隐患案件。

(四)抓好意识形态安全

对于意识形态安全,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并提高分辨能力。校内校外各部门协调联动,充分发挥学生信息员队伍作用,采取关键词识别等技术手段,密切关注网络平台,配合开展舆情信息收集、研判、预警、处置。

、从传统安全手段向高科技赋能、新技术应用转变

山东大学不断加强科技智慧赋能,提升安全保卫能力。全面推进校园安全数字化建设,倾力打造覆盖一校三地八校区的“平安山大”智慧校园平台,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平台于2019年底建成投入使用,应用大数据、物联网、ai等高科技手段,融合人员、车辆、设备设施等安全要素,包含“平安出入”、“平安轨迹”、“平安交通”、“平安消防”、“平安周界”、“平安高空”等六大系统模块,共27个子模块,运用前端感知预警、中端三级报警、后端应急处置的工作模式,成为一校三地安全管理、应急指挥的中枢,具有“纵深防护、全面管控、全程跟踪、多维智能、统一管理、可视运行”的特点,成为学校在校园治理、应急处突、预警防范等方面的一把利剑。

(一)“平安出入”——人员通行管理系统

目前已实现八校区互联互通,校内外人员进出全部留痕,并与公安大数据系统进行关联,形成人员闭环管理。目前已将重点关注人群单独录入系统,实时掌控人员出入校园动态。

(二)“平安轨迹”——人车轨迹追踪系统

实现了对目标进行全量化解析的跨越,着力破解了学校面临的事件线索追寻难、涉危人员发现难、人车态势掌控难、师生行为预警难等问题。

(三)“平安交通”——智慧交通管理系统

校园机动车超速行驶和违规占用消防通道威胁着师生的生命安全,智慧交通管理系统实现了超速与违停的自动抓拍,教职工一季度内有三次违规记录将取消入校权限,校外车辆有一次违规行为即加入黑名单,有效管控了危险驾驶和违停行为,优化了校园交通秩序。

(四)“平安消防”——智慧消防管理系统

校园内人员密度大,一旦突发火情后果不堪设想,为把校园火情控制在初起阶段,不断建设完善智慧消防管理系统。其中首创的实验室消安防一体机具备自动监测火源、热源的功能,成为消防管理的有力武器。一校三地八校区所有楼宇均配备微型消防站,116栋学生宿舍全部安装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学生宿舍覆盖率达100%。

(五)“平安周界”——智能周界安防系统

校园围墙区域已安装声光警戒设备和视频巡检系统,一旦靠近围墙的警戒范围,周界摄像机会产生声光警告,同时综合指挥中心、校门值班室会收到报警,如有进一步越界行为,综合指挥中心可以通过周界摄像机喊话当事人,实现了监控与巡逻的有效联动,提高校园防护能力。

(六)“平安高空”——高空坠物监控系统

近年来,社会上高空坠物现象时有发生,威胁人民安全,事后责任认定难度大。平台的高空坠物监控系统内置智能算法,具有坠物轨迹生成功能,当摄像机抓拍到高空坠物行为时,综合指挥中心会接到告警,根据坠物轨迹锁定责任人,为责任认定提供有力依据。

六、取得成效

山东大学独特的一校三地八校区布局,在校生近7万人、在编教职工近9千人,形成了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管理难度大、环境变化快、风险隐患多,极易发生安全事故。通过以上四大转变,近年来,山东大学安全工作得到质的提升,取得以下成效。

(一)体系运转更加高效

学校安全管理水平不断提升,“1 8 8”安全架构稳定运行五大体系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健全新型安全体系。各部门切实履行安全管理责任,形成了上下联动、有机衔接、条块协同、各司其职”的安全工作机制,增强维护学校安全能力。“分级管理、层层履职、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无缝衔接、全面覆盖”的体制已具成效,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体系机制体制长期管用、日益完善,从战略高度、全局视角构建全域联动、立体高效的新安全工作格局。

(二)师生意识普遍提高

安全文化建设初见成效,安全宣传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不断丰富,平安校园理念入脑入心。通过拓展与师生的沟通渠道,倾听师生意见建议,解决师生利益诉求,全员共建共治共享的氛围日渐浓厚。校园诈骗案件数量及金额逐年降低,师生自救互救能力明显提升,校园交通状况井然有序。每年组织的大学生安全知识竞赛,参与率和平均成绩持续提高。

(三)安全事故明显减少

学校未发生大的安全事件,无重大刑事、火灾、交通事故,实现了“大事不出,小事减少”的良好局面,师生安全感、满意度持续增强。各项隐患全部记录在账,实时进行对号销账,隐患数量持续减少。智慧校园建设扎实推进,人防物防技防水平不断提升,实现防患于未然、化解于萌芽。校园及周边秩序稳步好转,营造了平安、有序、和谐的校园环境。

七、下一步举措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其核心要素是科技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更需要构建新安全格局,不断夯实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安全基础。我们要积极探索和实践“新质安全力”理念,通过数智赋能强化安全基础建设,提升安全防护能力,努力升级智慧化校园安全管理系统,使校园安全工作步入更高层次。

提升人员素质能力强化人防,更新设施设备优化物防,采用先进技术提升技防,并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智防,借助雷视融合、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等技术,进一步推动平安校园智慧化建设,利用热成像周界预警、实验室热源追踪、充电区域起火预警、激光雷达精准人流量统计、毫米波雷达防控区域人员探测、3d结构光人脸动态防伪识别等大力发展智防。

通过融合人防物防技防智防,打造四防一体感知力,将感知力转化为执行力,优化前端感知预警、中端三级报警、后端应急处置,加快形成新质安全力。

、结语

保障学校教学科研秩序、守护师生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确保学校安全稳定,是高校安全工作者最首要、最根本、最基本的任务,既是政治任务也是民心工程。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学校安全无小事,苗头性问题很快会转化为现实问题,个体问题极易转化成群体问题,非政治问题很可能演化为政治问题高校应进一步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直面发展进程中的风险挑战,全面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增强全员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让每一位师生积极参与到校园安全治理的实践中筑牢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安全治理共同体。以更科学的安全稳定工作体系、更高水平的平安校园建设保障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康军.准确把握构建新安全格局的三重关系[j].新长征,2023(12):21-22.

[2]唐永胜.坚持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23(08):5-9.

[3]陈向阳.总体国家安全观引领塑造新时代中国安全[j].国家安全论坛,2024,3(01):3-15 86.

[4]刘俊红.大数据驱动下的高校平安校园建设研究[j].大众标准化,2023(03):159-161.

[5]邱浩.“平安校园”建设视角下高校安全管理体系构建研究[d].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21.

[6]彭盈盈.高校校园安全生态的构建[d].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20.

[7]路磊.新时代高校安全教育的实现路径探析[j].平安校园,2023(05):60-67.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