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型活动安全预案与应急管理分析-yd12300云顶线路

 高校大型活动安全预案与应急管理分析-yd12300云顶线路
学术研究
高校大型活动安全预案与应急管理分析

    摘 要: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各类大型活动也成为显现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做好校园内大型活动的安全预警和应急管理也成为高校安全工作的重要方面。近年来,由于社会公民对文化的热爱程度的提高和高校校园文化在社会上影响力的扩大,加强高校大型活动的安全工作就尤为重要。行之有效的安全保卫工作预案是确保大型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和条件保障。

关键词:高校 大型活动 安保预案 应急管理

高等学校作为教书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机构,历来都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每年学校都会举办各类大型活动,如: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毕业晚会、院庆、校庆纪念活动等,都会少则几百人,多则上千人参加。但在诸多活动中,学校承办的学术报告会、文化讲坛、体育赛事、社会团体租用校园场所举行的会议,都会有大批校外人员参加,这时对校园的安全管理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如何做好这类大型活动的安全工作,直接关系到校园的稳定和对社会的影响程度。

一、高校大型活动的特点

案例一:20184月,山东大学某学院组织了一次学术报告会,报告由国内知名专家主讲,学院将报告会安排在了仅能容纳270余人的报告厅,并向本学院学生发放门票270张。但由于知名专家在社会影响较大,报告会的消息一经发布,其他学院的学生、社会人员都纷纷前来,人员数量不断增加,造成报告厅压力增大。不能进入报告厅的人员情绪异常激动,场面到了无法控制的局面。此次活动在前期筹备中,主办方未考虑到报告会的社会影响力,没有对参加报告会的人数进行分析,没有考虑到人数增多可能会带来的安全风险,所以没有向学校保卫部门报备。后学校保卫部门接到主办单位求助请求并到达现场,保卫部门工作人员到达现场后,经了解情况,为确保报告会顺利进行,要求主办方临时增加视分会场,并对来宾做出解释,在经过一系列的工作后,活动得以顺利进行。

案例二:201912月,原北京故宫博物馆馆长到山东大学进行学术讲座,学校多个部门都给予了人力支持。但在活动开始前,在包括安保人员在内的其他部门的工作员未到位的情况下,校内承办方私自打开所有通道,观众蜂蛹而入,特别是没有入场券的人员也随着进行会场,造成会场人员爆满,而一些有入场券的人员却因座位有限而不能进入会场。同时该活动场地容量仅为450人,向校内有关部门和学生发放了430张入场券,而主办方工作人员手仍留有近百张入场券,看到熟人便送一张,造成整个活动对入场人员无法控制。学校保卫部门的人员到达后,根据现场情况,做出清场处理,要求所有人员再一次通过查验入场券的方式再次入场,并根据现场人数,要求学校网络中心工作员及时启用视频分会场。确保了学术报告会按时举行。

从以上两个活动案例来看,高等院校举办的大型活动具有以下特点:

(一)社会影响力大,参加人员多,场地受限

1.高等学校的大型活动场所并不多,所能容纳的人数是有限的。院校内的报告厅的容纳人数一般在200300人,同时,并不是每场学术报告会仅限本院系人员参加,校内其他二级单位的老师和学生也会参加,此时如果不能有效地控制入场人数,势必会出现报告厅内人员拥挤,甚至出现踩踏事件。

2.受高校校园文化的影响,校外人员对学校组织的学术报告、文化讲坛、名家讲坛都有较强的参与感,也非常乐意参加这种活动。报告会的消息一经发布,势必在社会上引起反应,社会人员入校参加报告会将对校园的安全带来一定的影响。

(二)院校内部二级单位自己承办大型活动能力不足

高等院校内部二级单位承办类似以上的活动由于经验不足,在整个活动的组织、管理、运行方面,如果没有校内其他多个诸如学校办公室、保卫部门、后勤部门、场馆管理部门、物业公司、交通运输等相关部门配合,势必造成活动进展有受阻。

(三)校园内外来机动车数量增多,校园交通压力增大。

学校举办大型活动,因大型活动的社会影响力,会造成大量校外人员和机动车进入校园,给校园的交通环境带来压力。如果不提前沟通,势必造成校园内的交通压力增大。

(四)入场时验票安检要求不明确,入场缓慢

为确保活动的安全性,一些大型活动在入场前都会组织对人员进行安全检查,包括易燃易爆物、管制刀具、打火机、铁制或钢制水杯等。但有些活动有院校内部单位独立承办,并未与校内有关部门进行沟通,未就观众入场提出明确要求,或观众未落实相关要求,在入场时未采取相应的安检程序,都会对入场环节带来阻力。

()二级单位在组织活动时安全意识不强

由于二级单位平时以教学科研为主要工作,对组织大型活动经验不足,缺少安全意识,因此在组织活动时既不向学校安全保卫部门报备,也不对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容易造成在活动中出现不能掌控的局面。

二、高校大型活动潜在的安全隐患

案例:山东大学附属中学每年都在中心校区体育馆举行新年庆祝活动,并邀请部分家长参加,特别是小学部的小学生们,需要家长陪同。虽然山大附中在此之前已与学校多个部门进行了沟通协调,附中内部也派出安保工作人员帮助维护秩序,但仍有部分家长不执行附中的有关规定,没有校方邀请函却仍要入场,而附中工作人员在确认是学生家长后,开启绿灯,允许入场。此外,主办方对前期制作的各类工作人员证件管理不严,不能入场的家长代表,由已入场家长向外传送工作证件,混淆视听,蒙混过关。但这种情况下,由于参加人员多,并且多为校外人员,给活动的顺利开展和场馆内部的安全带一些隐患。同时,这种庆祝活动需要搭建舞台,用电设备多,线路易超负荷。这种情况,此类的大型活动就存在诸多的安全隐患。

(一)校外人员对场地环境不熟悉,易发生安全事故

由于校外人群不熟悉所在场地环境的安全情况,不了解场馆内应注意哪些安全事项,对路线不熟悉,易发生拥挤和踩踏事故;如山大附中的活动,除老师外,大都是校外人员,对校内环境不熟,对场地不熟,大批人员进入,势必造成人员拥挤。

(二)各类临时搭建设施设备安全性不能完全得到保障

根据活动需要搭建的临时设施设备,大多没有经过试运行的安全检验,使得活动举办过程中容易发生意外情况;

(三)活动中使用的电器设备未经过专业公司的电气检测

由于未经过专业检测,使用过程中容易因为设备用电量大而造成线路短路和设备起火;

四)用电线路防护措施不到位,易发生线路短路和打火

舞台周围边铺设的线路不能完全做好防护措施,演职人员和会议主席台就坐人员在经过时容易绊倒从而引发线路故障,并带来次生安全事故。

存在安全管理盲点

五)多方协调,容易造成安全管理上的盲点

大型活动开始前,在各项准备工作中,需要学校多个部门共同协调,但在这个过程中,各节点的衔接不会太完善,容易造成安全工作上的盲点。在山大附中的活动中,各个部门的分工不明确,责任区分不细,任务要求不落实,造成在安全管理方面出现冲突和盲点。

(六)校园交通压力大,存在交通安全隐患

由于大型活动的社会影响力会吸引很多社会人士参加活动,校园内的机动车数量增多,人员增多,校园内的交通压力增大,容易造成校园内交通拥堵和交通事故,由此带人身伤害。

(七)主办方对相关规定落实不严,工作人员执行力不强

如山大附中的活动一样,一些单位组织的类似活动,不考虑现场的压力情况,不管有没有证件或入场券,只要确认是自己的人就一律放行。这种做法无疑对现场的管控带来弊端,从安全方面来讲,这种任意行为会给大型活动带来隐藏的安全隐患。

三、大型活动引发事故的基本因素

通过以上几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学校大型活动引发事故的因素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人的不安全行为

大型活动中,由于人们缺乏安全意识,在活动现场不遵守安全规定,出现情绪激动、推搡、拥挤情况,易造成人员倒地、踩踏,给人身带来伤害。

(二)环境的不安全条件

大型活动中,场馆环境的不安全条件有许多,如:照明效果、室内通风情况、安全标识配置和完好情况、消防设施配置情况、安全通道情况等。

(三)物的不安全状态

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大型活动中对其他因素造成直接影响最大的因素,物的不安全状态是指物的安全性可变量的大小,主要包括:舞台的牢固性、设备的安全性、座椅的可靠性、防护措施的稳定性

(四)管理的不足和缺陷

大型活动如果管理不到位,就可能产生意想不到的后果,如聚众滋事、拥挤踩踏等。如果没有严格的管理,这此意想不到的后果会影响已确定的活动。因此,大型活动中,主办方的角色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考虑不全不细,将可能带来严重后果。

1.大型活动中,主办方由于对活动可行性调研不深入,计划制定不细致,预防措施不全面,过程管理不力,督促检查不到位,与执行计划的各元素沟通不全面,各方协调不力,计划随环境的改变部署不周,对整体活动的风险评估过低,等等,这些都是造成活动事故的直接人为因素。

2.对活动产生的社会影响、文化影响评估不到。活动越大,影响越大,出现负面影响和问题的可能性也越大。

3.活动造成的社会舆论对学校的影响认识不深。

四、确保大型活动圆满成功的必要条件

海因里希事故法则告诉我们,必须加强风险管理和过程管理,只有消除或减少事故隐患,防止一般事故发生,才能有效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从山大附中的活动来年,如此大型的人员密集活动,制定行之有效的活动方案是非常必要的,同时方案的执行力和人员分工上也要有明确的规定,特别是做好大型活动的安全工作,是确保整个活动圆满成功的最有效途径。

(一)周密完善的计划

计划在活动管理中起到巨大的作用,周密完善的计划还要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和现场实时环境,它包括一系列的具体内容:

1.了解活动的主题:包括要明确活动的类型、主题和参加的主要领导、活动方式等内容;

2.明确活动的关键因素:包括时间安排、场馆安排、持续时间长度等。

3.对活动的可行性研究:包括活动场馆的容纳量、举办地的社会影响力、租用的服务的可用性、基础设施需求量、预计到场人数,人员类型区分,可能出现的不安全因素。

4.掌握突发性事件的突发性、无序性、破坏性和社会影响程度。

(二)协同部门的任务分工与协调

学校大型活动可能需要校内多个部门共同参与,学校办公室、保卫部门、后勤部门、场馆管理部门、物业公司,交通运输等有关部门既要任务明确,各司其职,又要做好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工作,防止工作对接出现漏洞,安全工作出同盲点。

(三)完善应对风险和突发事件的机制

学校大型活动安全工作要本着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强调主体责任,明确五个到位。即:安全责任到位、安全投入到位、安全培训到位、基础管理到位、应急措施到位。

(四)要完善安全防控体系

1.对突发事件要本着“预防为主、单位负责、重点突出、保障安全”的方针抓好工作落实;

2.要切实履行安保组织架构和人员职责;

3.要强化安全工作的监督检查;

4.要有行动预案,并开展有效的演练培训。

(五)周密可行的安全保障工作预案

任何一项大型活动安保预案都不是万能的,但没有安保预案是万万不能的。预案只有经过不断的演练后,经过分析和改进,才能形成最终有效可行的预案。没有演练的预案不是好的预案。好的预案要包括以下内容:

1.详细的活动主题和内容;

2.明确的活动地点、时间、持续时长;

3.估计可能到场的人数;

4.安保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

5.安保指挥组织架构;

6.现场分布示意图、疏散通道的分布;

7.消防设施完好情况及当月维护保养情况;

8.校园整体治安环境评估;

9.工作证、入场券的样式;

10.入场方式及安全检查、检票方法;

11.安保人员具体岗位和任务区分;

12.请示汇报的程序和要求;

13.潜在的安全风险介绍;

14.突发应急件的处置程序和方法;

15.对出现人员聚集、发出踩踏事件的处置方法。

15.地方公安机关的支持与配合警力情况;

16.安保人员通信联络方式;

17.安保工作后勤保障形式;

(六)环境和物质的影响评估

1.人是社会性动物,各种活动在社会组织中都发挥的关键作用。它可以产生社会凝聚力,对活动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大型活动的风险评估中,人的风险评估是决定活动圆满成功的必要条件。

2.任何一次大型活动,在相关部门允许它启动之前,可能需要对现场的物质和环境进行影响评估。即便不需要进行某种评估,活动主办方也要仔细考虑活动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并对这种影响做好前期的安全布置。对环境的风险评估决定了活动开展的可行性,这种风险评估将直接影响学校的安全稳定和高校的形象。

3.所有活动都会产生影响,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评估和平衡这些影响,是活动主办方的任务。做好风险评估,综合考虑和平衡校内校外的各种因素,使活动的影响面朝正的方向发展,是高校大型活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宣传校园文化、引领正确方向的重要保证。

结束语:详细完善的计划和可行性的安全工作预案是所有活动成功的基础,为完成活动,必须根据活动的主题,计划安排,安保的要求,在对安全风险进行评估的基础上完成一系列的前期准备工作,有了全面的计划和高效的应急安保预案才能确保活动的圆满成功。

 

参考文献:

1.《高校保卫学理论研究与探讨》 山东省高等教育学会保卫学专业委员会  主编:邱青、任若强

2.《大学生安全教育》 南开大学出版社 isbn 978-7-310-03876-3 主编:于永红

3.《大型活动项目管理》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 7-111-10492-7 主编:约翰·艾伦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