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系统 全员动员,撑起全天候安全屏障-yd12300云顶线路

 智慧系统 全员动员,撑起全天候安全屏障-yd12300云顶线路
会员单位动态
智慧系统 全员动员,撑起全天候安全屏障


              ——山东建筑大学安全管理处疫情防控纪实

 

在建大,有这么一群人,巡逻、站岗、监控数据,用责任和奉献、科技和智慧,撑起了校园安全的巨伞,他们的名字默默无闻,但他们的身影无处不在。这个群体由很多人组成,安全管理处的干部队伍、学生义警队队员、校门处值班的保安员等等。他们,就是由学校安全管理处管理带领的“安保人”群体。他们的故事,随着疫情的反复,不断续写着……

智慧屏障的“黑科技”

安全管理处负责信息化的科室,是这次封校期间学校抗击疫情的主力军,将“新技术”“黑科技”应用到了阻击疫情之中。

疫情肆虐之下,安全管理处着手推动空间数字化建模并用二维码呈现,和现在政府大力推行的防疫场所码异曲同工。场所码技术,其原理就是给公共场所设置一个二维码,到过这个公共场所的人扫码后就有了这个场所的通行记录,人也就有了时间和空间的标签。安全管理处实行的巡更是同一个原理,给每个巡更地点都加上了特有的二维码,巡逻队到达巡逻地点后需要扫二维码,从而做到疫情防控的精确化、具体化。

校门的人脸识别及体温扫描将可疑人员拒之门外,构成了建大的第一道防线。围墙薄弱处的监控报警装置,也是这次临时封校刚刚启用的新技术,在原有视频监控的基础上,加入了智慧识别,当学生靠近围墙区域,便第一时间向监管人员发送警报。这一新技术的应用,也有效杜绝了外卖可能带给学生的疫情防控风险。

还有每一位建大人手机都安装的“智慧建大”app,其中的健康上报等功能,也是安全管理处信息管理手段的诸多创新之一。

最值得一提的“黑科技”还要数密接人员排查系统,假如一人有患病风险,系统会通过算法自主智慧排查其周围十分钟内处于临近空间的人员,并可调整时间和空间进行有密接关系人员的可视化呈现。

以上的诸多举措,是安全管理处创新措施的一部分。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精准防控系统不断迭代,为校园安全筑起科技屏障。

专业特色的“义警队”

已是深夜,巡逻完了今天的最后一班岗,大学生安委会义警队的吕英翰同学打开手机扫了一眼,一万八千步,像往常一样,占据步数排行榜的前几名。

大学生安全委员会,是在学校党委领导下,由安全管理处直接管理,学生工作部、校团委负责协同指导,维护校园安全,开展安全巡查、安全宣传、安全教育等活动的校级学生组织。其职责是协助安管处工作,共同维护校内安全。义警队是大学生安全委员会直属机构,在公安系统的指导支持下筹建,主要由退伍大学生、各学院专业学生组成,他们用担当书写着学生群体的抗疫故事。他们是校园巡逻队的有效补充,每天不定时在校园重点区域巡逻,协助发现并消除潜在风险。

为了充分发挥二级学院的专业优势,校义警队分队也在学院层面发起动员令,在测绘地理信息学院,就有这么一支特殊的义警分队,他们“实地巡逻”更加炫酷,空地一体,是他们的特色,他们发挥专业优势,采用无人机进行实时飞行巡逻,用独属于他们的“眼睛”,捍卫着校园安全。还有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以及艺术学院等,也分别成立消防巡查、反诈宣传等义警分队,发挥着独属于学生群体的光和热。

重点岗位的“酷门神”

2022年的春天,疫情再次席卷而来,往日人流密集的校门口被紧急封锁。校门口保安24小时轮流执勤,每一个入校行人或者车辆,必须先出示健康码、行程码、核酸检测结果、校方审批手续,才能刷脸进入。每个请假外出的学生,必须履行严格的请假手续。

保安员校门口的“门神”,遇到过各种各样的情况。赵大叔就拦住过不少返校的学生,健康码、行程码和核酸检测结果都没问题,那位同学却始终无法刷脸成功。最后保安只好把电话打到信息管理中心,才发现这个学生是返校销假,却超出了规定返校时间一个小时。

    除了校门口的严防死守,保安员的职责还有很多,防疫、治安、交通、消防……都是他们的职责范围。他们组成治安巡逻队,每天四次,三人一组,最早一次巡逻在凌晨两点,守护着校内32个风险点和重点楼宇。在疫情防控期间,学校东北门被开辟成货车专用通道,审批允许运送后勤装备的货车,要出具24小时内核酸检测报告。从凌晨3点开始,就已经开始为每一辆货车、货物等严格消毒。

 

这就是独属于建大“安保人”的抗疫故事。有人聚精会神,时刻关注监控屏幕;有人深夜未眠,巡查着学校的角角落落;有人晨灯未亮,开始忙活学生的三餐;有人坚守岗位,12小时才轮班休息;有人席地而眠,把建大当成家;更有人放下牵挂,舍了小家顾大家。建大“安保人”凭着科技和专业、怀着责任和使命,带着信心和勇气,同心抗疫、共待花开!

 

 

                        

网站地图